防水卷材的機械固定使用特殊的緊固件,如金屬墊圈、螺釘、金屬板條等。屋面防水材料如薄膜固定在屋面基底或結構層上。機械固定包括點固定和線固定。承載力和固定構件的布置均嚴格按照試驗結果和有關規(guī)定進行設計。
1. 清潔基面上的碎屑和碎屑。
2. 鋪一層防潮層(聚乙烯薄膜)
1) 隔汽層(聚乙烯膜)底部應留有空隙,靠近隔汽層(聚乙烯膜)的搭接寬度不小于100mm。搭接處用丁基膠帶粘合。屋頂周圍的隔汽層應沿墻連續(xù)。鋪設,且距保溫層上表面的距離不小于150mm。
2)阻汽層(聚乙烯薄膜)應鋪設平直。搭接接頭和細部接頭應用膠布覆蓋并用壓輥壓實,且不應有針孔或氣孔。
3. 鋪設絕緣層。
1)保溫板固定墊片與保溫板表面齊平。夾具應垂直于釘層固定,并至少穿透鋼板25mm或嵌入混凝土基層30mm。
2)鋪設多層保溫板時,上下保溫板應相互錯開,板與板之間的縫隙應用同類材料填充。
3)保溫材料應具有一定的抗壓強度。在60千帕的抗壓強度下,壓縮比不得大于10%。在500N的點荷載作用下,變形不應大于5 mm。
4)保溫板固定件數(shù)量為-件。保溫材料為巖棉、礦渣棉板、玻璃棉板時,每塊板至少有2個固定件。當保溫材料為擠塑聚苯板(XPS)時,當模具為塑料聚苯板(EPS)或硬質泡沫聚氨酯板時,當所有邊均小于1.2m時,每塊板必須有至少4個扣件。當兩側大于1.2米時,每個面板必須至少有6個緊固件。
4.預層防水膜。
1)將防水卷材按彈線控制位置放置在保溫層上。膜方向與壓型鋼板波紋方向垂直,使膜自然松散。
2)卷材應保持平直不變形,搭接寬度不小于120mm,并用寬度不超過50 mm的緊固件(金屬墊片和螺釘)覆蓋。
5. 固定式防水膜。
1)凝視有兩種:點凝視和線凝視。
———點固定:用墊圈和固定釘固定線圈的方法。
———直線固定:用分層固定釘固定膜。
2)當屋面為壓型鋼板時,應將螺釘固定在輕鋼底座上,螺釘應至少穿透底座25 mm。如果屋頂是混凝土,則應鉆孔,并擰入不小于30毫米的固定螺釘。
3)緊固件和墊圈將線圈固定在距線圈邊緣30mm的位置,如標記線所示。
6. 線圈重疊。
1)將一對線圈重疊在另一對上,使緊固件和墊片覆蓋在防水層下面。
2)用電焊機焊接每一個重疊的邊緣。如果使用雙焊縫,檢查是否有膨脹。
7. 明細節(jié)點。
對于節(jié)點對應的線圈板,使用手持焊槍將線圈板焊接到大面積線圈上。
掃碼關注更多精彩!